專業內涵質量提升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普定縣中等職業學校
目錄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1
二、入學要求 1
三、修業年限 1
四、職業面向 1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1
(一)培養目標 1
(二)培養規格 2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4
(一)公共基礎課程 4
(二)專業(技能)課程 5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9
(一)基本要求 9
(二)教學進程安排 9
八、實施保障 11
(一)師資隊伍 11
(二)教學設施 12
(三)教學資源 12
(四)教學方法 12
(五)學習評價 13
(六)質量管理 14
九、畢業要求 15
十、說明與建議 15
(一)編制依據 15
(二)方案執行的基本要求 16
(三)編制與執行 16
十一、附錄 16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名稱及代碼
專業名稱:計算機應用
專業代碼:090100
二、入學要求
初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三、修業年限
3年。
四、職業面向
表1 計算機應用專業職業面向
所屬專業大類(代碼) | 所屬專業類 (代碼) | 對應行業 | 主要職業類別 (代碼) | 主要崗位類別 | 職業資格證書 |
信息技術類 (09) | 計算機應用專業 (090100) | 互聯網廣告服務 (7251) | 音像電子出版物編輯2-10-02-04 | 視覺設計師 | 1.計算機多媒體軟件制作(中級); 2.辦公軟件應用(中級); 3.計算機裝配調試工(中級) 4.計算機操作員(中級); |
UI設計師 |
平面設計 |
網頁設計 |
廣告設計 |
影視節目制作 (8730) | 剪輯師 2-09-03-06 | 插畫設計 概念設計 模型制作 動畫設計 非線性編輯 |
動畫制作員 4-13-02-02 |
五、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面向傳媒企業、廣告設計、影視制作、裝修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培養能從事計算機系統管理、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文秘、影視動畫制作等一線崗位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技術人才。
(二)培養規格
1.素質
(1)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堅持黨的路線,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制觀念,愛崗敬業,事業心、責任感強;
(2)具備較高的文化素質:追求自我發展和完善,有求知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具有較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良好的文化修養;
(3)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具備應用計算機的能力、專業創新的能力和相關專業技術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4)獲取知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能力,有較好的表達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5)應用知識能力:具有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應用計算機進行開發、設計、管理、維護的能力;
(6)工具性知識:能較熟練地運用外語閱讀專業期刊和進行文獻檢索,有初步的外語交流和寫作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操作技術;
(7)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有通識性文學、哲學、思想道德、政治學、藝術、法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
2.知識
(1)具有本專業培養目標所必需的相當于中等專科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本專業必需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3)掌握計算機應用所必需的計算機原理和接口技術,具有計算機用于控制領域的基礎知識;具有管理和維護計算機的實際知識;具有計算機網絡和通訊的基礎知識;
(4)掌握組裝與維護基礎知識;
(5)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3.能力
(1)基本能力
1)具有熟練的中英文錄入能力,掌握文字排版技能;
2)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具有熟練操作計算機和應用辦公軟件的能力;
3)具有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技能;
4)具有計算機應用領域常用工具軟件的應用能力;
5)掌握計算機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具有開發計算機簡單功能應用的能力;
6)具有多媒體素材處理、簡單的動畫設計能力;
7)具有使用數據庫工具開發計算機簡單功能應用的基本能力;
8)掌握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基礎知識和規范,要求具有建立網站、制作網頁的能力;
9)具有計算機的硬件拆裝、系統組裝和簡單故障排除及維護的能力。
(2)職業能力
表2 計算機應用專業職業能力表
專業方向 | 職業能力 |
專業能力 | 社會能力 | 方法能力 |
1.平面設計人員 | 1.掌握廣告創新、設計能力; 2.掌握平面設計能力; 3.掌握構圖及色彩搭配的運用; 4.掌握視覺特效運用; 5.與客戶溝通交流能力; 6.掌握各種類型商品包裝盒、袋的設計尺寸; 7.能夠進行商品包裝的造型及視覺設計; 8.掌握圖片特效處理能力; 9.能夠進行圖片顏色大小、對比度調整; 10.掌握文字效果處理特效。 | 1.與人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心態和換位思考的寬廣胸懷,尊重他人,誠心待人,能夠敏銳地發現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能夠運用巧妙的方式和他人溝通; 2.與人合作能力:牢固樹立“團隊利益高于個人利益”觀點,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觀點與處境,能夠正確評價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能夠綜合運用各種交流和溝通的方法與他人進行合作; 3.解決問題能力: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支努力思考、積極探索,并且具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能力。 | 1.自學能力: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快速自學專業領域內的一些前沿知識和技能; 2.信息處理與數字應用能力:能夠根據專業領域的需要,運用多種媒介、多種方式來采集、提煉、加工、整理信息。并能夠對專業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 3.實踐能力:能夠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及時、正確地處理生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能夠積極、主動地解決所在崗位的技術難題。 |
2.影視制作人員 | 1.具有識別數字媒體應用技術所需要的英文詞匯、語句,借助翻譯工具閱讀英文技術資料的能力。 2.具有計算機常用辦公及工具軟件的基本應用能力。 3.獲取多媒體素材、采集和處理多媒體素材的能力。 4.具有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相關的美術、音樂等方面的素養。 5.從事圖形圖像處理、平面創意與制作等工作能力。 6.具有網頁設計與制作能力。 7.具有數字影音編輯與合成能力。 8.具有常用數字媒體與音像設備的使用與維護能力。 |
六、課程設置及要求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
公共基礎課包括德育課,文化課,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其他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類基礎課。
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專業(技能)方向課、專業選修課程、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等,其中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實訓、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

(一)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課是為增長個人文化素養,樹立職業道德,為專業學習奠定基礎的文化基礎課程,實現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藝術(音樂、美術)、普通話口語與交際、心理健康等14門基礎課程,共1062學時。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36 |
2 | 職業生涯規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注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和職業理想,學會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 | 36 |
3 | 政治經濟與社會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36 |
4 | 哲學與人生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36 |
5 | 語文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80 |
6 | 英語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80 |
7 | 數學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80 |
8 | 體育與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90 |
9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108 |
10 | 音樂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18 |
11 | 美術 | 18 |
12 | 歷史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歷史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36 |
13 | 普通話口語與交際 | 依據相關文件開設,并與專業實際和行業發展密切結合。 | 72 |
14 | 心理健康 | 依據《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學大綱》開設,并注重在職業模塊的教學內容中體現專業特色。 | 36 |
合計 | 1062 |
(二)專業(技能)課程
為培養計算機系統管理、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文秘、影視動畫制作等崗位所必須掌握的技能技術,整體設置專業技能課程,本課程板塊分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技能(方向)課程、綜合實訓和頂崗實習。專業核心課程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模塊)》《計算機英語》等7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包括《Auto CAD》《平面設計與制作》等6門課程。
1.專業核心課
專業核心課程是本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共計開設7門,總課時為816學時。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學時 |
1 | 計算機應用基礎 (職業模塊) | 了解計算機安裝和維護基本操作、中英文字錄入、局域網組建、個人網絡空間構建、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應用,掌握文本文檔制作與基礎排版、演示文稿、電子表格、電子相冊、視頻制作等技能。 | 180 |
2 | 計算機英語 | 掌握有關計算機專業方面的基本詞匯、基本表達方法和較系統的英文計算機的知識,培養學生閱讀計算機方面的簡易文章和簡易手冊等的能力。 | 72 |
3 | 色彩構成 | 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與構成原理,光源與色彩的基本關系、色立體構造原理,了解色彩的心理表征、色彩的調和表現。 | 72 |
4 | 平面構成 | 了解平面構成基本知識,掌握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及其運用,認識基本型的組合形式與特征。 | 72 |
5 | 圖形圖像處理 (Photoshop CS) | 了解圖形圖像處理及相關的基礎知識,理解平面設計與創意的基本要求,掌握Ps圖形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圖形圖像處理的相關技能,能使用相應軟件進行圖形繪制、圖文編輯、圖像處理等業務應用。 | 180 |
6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類型、組成、應用等基礎知識,熟悉網絡工作原理、網絡協議和網絡規劃相關知識,掌握簡單局域網搭建及應用、網絡設備的基礎配置、網絡服務器安裝與調試等基本技能。 | 108 |
7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了解計算機的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配裝計算機安裝計算機系統軟件、常用應用軟件及簡單網絡應用工作流程,掌握計算機的硬件拆裝、軟件安裝、外設連接與配置,能診斷與排除計算機硬件簡單故障。 | 108 |
合計 | 816 |
2.專業(技能)方向課
本專業技能方向分為平面設計方向和影視制作方向,每個方向開設課程3門,學生在專業核心課程基礎上,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選擇其中一個方向的學習課程。技能方向課各方向總課時為544學時。
(1)平面設計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 學時 |
1 | Auto CAD技能實訓 | 掌握軟件的常用命令、掌握圖紙的制圖規范、掌握圖紙的打印輸出、具備圖紙的識圖能力、掌握建筑施工原理、理解建筑施工的組織、掌握室內空間中家具的尺寸,工程圖制作的基本操作流程。 | 132 |
2 | 平面設計與制作 (CorelDRAW) | 掌握矢量圖形繪制、處理及圖文排版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運用矢量圖形處理軟件設計制作作品的技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增強適應職業變化能力,為服務社會區域經濟需要打下一定基礎。 | 224 |
3 | 平面設計與制作(Illustrator) | 詳細闡述Illustrator的基礎知識,重點掌握Illustrator中路徑圖形的制作與相關處理操作、圖形填色及藝術效果處理、文字處理、圖表與濾鏡,了解文件輸入、輸出與打印的相關知識。 | 188 |
合計 | 544 |
(2)影視制作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 學時 |
1 | 影視后期制作 (After Effect) | 后期合成的基礎概念、工作原理、關鍵技術;After Effect等常用后期合成軟件的基本操作和實用技巧;文字圖形動畫制作、三維合成、音效合成、摳像合成、運動跟蹤和視頻校色等實用技術。光線特效、雷電特效、火焰特效、煙霧特效、流體特效、破碎特效、爆炸特效、特效合成等。 | 132 |
2 | Premiere | 軟件基礎操作、認知攝影表、影片基礎合成、后期特效添加、轉場特效、字幕設計、音效合成與調節、影片剪輯、影片較色等。 | 224 |
3 | 3D MAX | 三維建模與動畫的基本知識、工作界面、基本設置、以及三維建模、材質、貼圖、燈光、攝像機、渲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應用技巧。 | 188 |
合計 | 544 |
3.專業選修課
專業選修課程為專業技能方向的拓展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職業意向,選擇2門課程進行職業方向拓展。
序號 | 課程名稱 | 主要教學內容和要求 | 參考 學時 |
1 | 網絡安全 | 了解網絡安全的相關知識 ,理解網絡安全規范及構成網絡安全威脅的原理與防御機制,掌握單機網絡病毒防范、安全漏洞修復、數據保護、攻擊防御安全策略編制、計算機主流設備日常維護和信息全的相關技能。 | 72 |
2 | Flash動畫設計 | 了解Flash的設計環境、制作流程,能獨立繪制簡單、復雜圖形,學會導入圖形、音頻、視頻等文件,制作逐幀動畫、補間動畫,制作引導層動畫、遮罩層動畫,并了解簡單編程等。 | 72 |
3 | 網頁設計制作 | 介紹利用Dreamweaver開發工具進行網頁設計,包括新建、編輯和設置一個Web站點;如何對頁面屬性進行基本的設置,如何設置、編輯CSS層疊式樣式表;如何排版文字、表格和層;如何進行基本的圖像處理;建立框架;模板和庫的使用和編輯;網站的發布與維護等基本知識與應用。目的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計算機的操作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網頁設計。 | 72 |
4 | 影視賞析 | 通過優秀影視、動畫案例拆解分析,了解優秀影視動畫在平面、色彩、動作等方面設計的優秀做法,了解影視動畫制作的基本方式方法等。 | 72 |
合計 | 144* |
*合計課時以兩門課程進行計算。
4.綜合實訓
(1)觀崗實訓
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計算機應用專業,增強學生對專業的認識,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在第1-2學期組織學生到廣告設計、影視傳媒等公司進行觀崗實訓,讓學生對企業文化知識、崗位能力基本要求等有一定的了解,能較直觀地了解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崗位,增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掌握專業技能的信心,為后繼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2)跟崗實訓
跟崗實訓是專門用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課程,專業結合企業和崗位需求,在第5學期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跟崗實訓,鞏固專項實訓過程中掌握的崗位操作技能。學生主要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綜合實訓,通過綜合實訓,增強學生對企業工作內容的感性認識,提高專業技能,培養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培養溝通合作能力和責任意識,為學生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參加頂崗實習、畢業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5.頂崗實習
專業頂崗實習可在專業對口用人單位的基礎崗位進行實習。通過崗位實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理論知識,使學生走向社會,接觸本專業實際工作,接受企業指導教師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指導。參加企業生產活動,在職業崗位環境和工作氛圍中進行計算機應用實際項目操作的實訓,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的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拓寬知識面,增強感性認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從而為以后的專業學習創造有利條件。還可以了解計算機行業現況,了解計算機行業各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培養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由學校人向社會人的轉變。
七、教學進程總體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本專業教學時間按40周(含假期、復習考試等),教學進度建議按36周實施,周學時為29學時(不含班會課);三年總學時數約3232學時,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課程開設順序和周學時安排。
2.公共基礎課程學時約占1062學時,占總學時的32.86%,專業技能課約占2170學時(其中專業核心課816學時,技能方向課544學時,綜合實訓270學時,頂崗實習540學時),占總學時的67.14%,專業選修課144學時,不占學時(采取2選1,第4期選1門,第5期選1門)。
(二)教學進程安排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參考學時 | 學時安排 |
第一學年 | 第二學年 | 第三學年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基礎課 | 1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36 |
| 2 |
|
|
| 頂崗實習 |
2 | 職業生涯規劃 | 36 |
|
|
| 2 |
|
3 | 政治經濟與社會 | 36 |
|
| 2 |
|
|
4 | 哲學與人生 | 36 |
|
|
| 2 |
|
5 | 語文 | 180 | 2 | 2 | 2 | 2 | 2 |
6 | 英語 | 180 | 2 | 2 | 2 | 2 | 2 |
7 | 數學 | 180 | 2 | 2 | 2 | 2 | 2 |
8 | 體育與健康 | 90 | 1 | 1 | 1 | 1 | 1 |
9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108 | 6 |
|
|
|
|
10 | 音樂 | 18 | 1 |
|
|
|
|
11 | 美術 | 18 |
| 1 |
|
|
|
12 | 歷史 | 36 | 1 | 1 |
|
|
|
13 | 普通話口語與交際 | 72 | 2 | 2 |
|
|
|
14 | 心理健康 | 36 |
|
| 2 |
|
|
合計 | 1062 | 17 | 13 | 11 | 11 | 7 |
專業技能課程 | 專業核心課 | 1 | 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模塊) | 144 |
| 4 | 4 |
|
|
2 | 計算機英語 | 72 |
| 2 | 2 |
|
|
3 | 色彩構成 | 72 |
| 4 |
|
|
|
4 | 平面構成 | 108 |
|
| 6 |
|
|
5 | 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 | 216 |
| 6 | 6 |
|
|
6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102 | 6 |
|
|
|
|
7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102 | 6 |
|
|
|
|
合計 | 816 | 12 | 16 | 18 | 0 | 0 |
專業(技能)方向課 | 平面設計 | 1 | Auto CAD技能實訓 | 132 |
|
|
| 4 | 6 |
2 | 平面設計與制作(CorelDRAW) | 224 |
|
|
| 8 | 8 |
3 | 平面設計與制作(Illustrator) | 188 |
|
|
| 6 | 8 |
合計 | 544 | 0 | 0 | 0 | 18 | 22 |
影視制作 | 1 | 影視后期制作(After Effect) | 132 |
|
|
| 4 | 6 |
2 | Premiere | 224 |
|
|
| 8 | 8 |
3 | 3D MAX | 188 |
|
|
| 6 | 8 |
合計 | 544 | 0 | 0 | 0 | 18 | 22 |
選修課 (4選2) | 1 | 網絡安全 | 72 |
|
|
| 4 |
|
2 | Flash動畫設計 | 72 |
|
|
|
| 4 |
3 | 網頁設計制作 | 72 |
|
|
| 4 |
|
4 | 影視賞析 | 72 |
|
|
|
| 4 |
合計 | 144 |
|
|
|
|
|
綜合實踐 | 1 | 觀崗實習 | 30 | 安排第一學年第一學期進行,為期一周 |
2 | 跟崗實習 | 240 | 安排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進行,為期8周 |
合計 | 270 |
|
頂崗實習 | 1 | 頂崗實習 | 540 | 安排在第三學年第二學期進行,為期18周 |
專業技能課課時合計 | 2170 |
|
總計 | 3232 | 29 | 29 | 29 | 29 | 29 |
|
1.每學期教學實踐為18周,其中第1學期觀崗實習1周,實際學時按照17周計算,第5學期跟崗實習8周,實際學時按照10周計算。
2.頂崗實習為18周,頂崗實習按每周30學時計算。
八、實施保障
(一)師資隊伍
專業教學團隊結構組成,建議按照專業招生人數200人,三年400人的生師比結構配比,招生數不同的,可以在比例相近的基礎上進行調整。
1.專業教學團隊結構要求
專業團隊要求:1-2人專業帶頭人,4-5人專業骨干教師,60%以上具有“雙師”素質,年齡結構合理,有梯隊。
2.專任教師任職資格及專業能力要求
(1)專業帶頭人
專業帶頭人2~3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有一定企業實踐工作經歷和5年以上職業教育教學經歷,在行業企業的技術領域有一定影響力。具備運用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方法進行課程改革的設計能力;具有主持和組織實訓實習條件建設、生產性實訓項目建設的能力,具有組織特色教材編寫、制定教學標準、建設教學資源庫的能力。
(2)專業骨干教師
專業骨干教師4~5人,具有一定企業實踐經歷和3年以上職業教育教學經歷。富有創新協作精神,能承擔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能設計和實施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主持和參與教材編寫,教學標準制定,課件、案例、實訓實習項目、教學指導、習題題庫、學習評價等教學資源的建設。
(3)業務水平
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學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有過硬的動手能力。專任教師應達到中等教育教師任職資格的要求,且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很強的實踐教學能力及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能夠開展課程體系開發和課程教學實施過程設計。
3.兼職教師要求
兼職教師,來自行業企業生產一線、具有高級工職業資格證的技術專家、能工巧匠;具備現場實習指導能力、扎實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能從事計算機專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水平、能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具備一定的教學管理能力。兼職教師要具有較高的師德修養,懂得教學規律;兼職教師應遵守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兼職教師應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日常教學活動。
(二)教學設施
校內已建有計算機實訓中心。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升級網絡綜合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網絡安全實驗室的實驗設備,按計算機教學需要進行升級改造。并增設綜合布線實訓室、網絡搭建實訓室等實訓室,添置一批數字媒體設備及辦公自動化設備,提升校內計算機實訓基地水平。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組織師生走進企業實踐鍛煉,全面提高師生的實踐能力。
(三)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建設內容包括教材編寫、學習情境設計、實訓項目設計、實訓指導書編寫等資料收集和整理,教學課件制作、實訓軟件選購、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等。為方便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專業可結合學校信息化建設發展,依托自身和企業力量,共同開發實訓指導教材、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
(四)教學方法
1.公共基礎課
公共基礎課教學要符合教育部有關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功能來定位,重在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不斷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職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專業核心課與專業技能(方向)課
專業技能課應按照相應專業方向和專業崗位的技能要求,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采用案例教學、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模擬教學、討論教學、角色扮演、團隊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案例分析或項目活動中熟悉行業各類職業崗位的相關業務流程和操作技能。堅持知行合一,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
(五)學習評價
由學校、學生、用人單位三方共同實施教學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雙證”的獲取率等,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標準體系。
1.教學效果評價
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主要包括筆試、作業、課堂提問、課堂出勤、上機操作考核以及參加各類型專業技能競賽的成績等。
(1)專業基礎課程
考核總分為100分,平時成績考核為40%,期末考試成績為60%。強調學習的過程評價與階段評價,結合作業、課堂提問、操作訓練活動、階段測驗等進行綜合評價。注重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考核,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專業核心課程
考核總分為100分,平時成績考核為20%,課堂實訓成績占40%,期末考試成績為40%。強調學習的過程與模塊評價,結合課堂提問、業務操作、課后作業、模塊考核等手段,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特別要注重平時成績的評定。
(3)專業方向課程
考核學生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綜合職業素養。考核成績分為合格(60分)、良好(61---79分)和優秀(80--100分)三個層次。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者相結合。日常性評價主要依據課堂檢測和訓練態度;階段性評價主要依據考級考證的結果;總結性評價應結合訓練情況、比賽展示和學習總結等方式進行。
2.實訓實習效果評價
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學校評價與企業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原則。實行理論考試、實訓考核與日常操行表現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以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要根據課程的特點,注重評價內容的整體性,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學生養成規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習慣,以及愛護設備、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等意識與觀念的形成。
(1)校內理論教學課考核評價方法
考核項目 | 要求 | 考核方法 |
學習表現(20%) | 提前預習,遵守課堂考勤紀律,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 | 課前提問,老師檢查考勤,上課表現,檢查筆記,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隨堂提問 |
平時作業(20%) | 按時上交作業,作業工整、規范、內容完整正確。 | 教師檢查 |
平時測驗(20%) | 按時完成測驗,內容完整正確、操作規范。 | 教師檢查,學生自評、互評 |
綜合考核(40%) | 按時完成綜合考評 | 筆試、口試、機考、現場操作、綜合作業,答辯,綜合設計 |
(2)校內綜合實訓課程考核評價方法
考核項目 | 考核內容 | 要求 | 考核方法 |
實訓紀律(20%) | 考勤 | 遵守管理制度,遵守考勤紀律,遵守實訓室管理制度 | 教師檢查 |
實訓資料(20%) | 實訓日志 實訓總結 | 認真填寫實訓日志,撰寫實訓總結,按時提交資料 | 教師檢查 |
實訓態度(15%) | 職業習慣 | 學習態度積極,誠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 教師檢查,指導 |
實訓操作(45%) | 工作規范 | 遵守規章制度,按規范流程操作、能自主解決操作問題,安全文明生產。 | 教師檢查,學生自查 |
實訓效果 | 實訓數據正確,記錄完整、操作熟練、成功率高。 | 教師檢查,學生自查 |
團隊運行 | 分工明確,團隊協作 | 教師檢查,學生自評、互評 |
(3)頂崗實習考核評價方法
考核內容 | 要求 | 考核方法 |
學生自評(20%) | 學生根據自己在企業的工作態度和專業技能掌握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 學生自評 |
企業考核(40%) | 學生在企業遵守企業管理制度,遵守安全生產規則,工作態度誠懇認真,與人溝通和協作良好,有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 | 企業檢查,考評 |
實習報告(20%) | 按質、按量提交實習報告 | 教師檢查 |
實習帶隊教師考評(20%) | 遵守實訓期間的紀律,按時完成實訓期作業。 | 教師檢查 |
(六)質量管理
1.德技并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職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首先要培養學生做守法合格的公民,其次培養學生掌握一技之長的本領。學校應立德樹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
2.從嚴治理,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
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到學校的各種評價考核制度,各個環節的規章制度應該嚴格質量標準,認真執行落實標準,依靠制度管理和約束師生的行為。學校應積極探索符合職業教育規律和特點的考核形式、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有效地促進教學。
3.開放創新,加強學校實訓室建設
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成為技能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學校要隨著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更新教學基礎設施,提高實訓課的開出率,走產教研相結合的道路,探索職業教育的新模式。
4.多維學習,積極推行新型教學方法
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注重實際工作任務情境的模擬,以樣圖、多媒體、案例分析、實訓操作等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求專業教師完成核心專業課程的微課制作,讓學生實現多維度的學習。
九、畢業要求
1.德育量化考核合格。
2.修完本專業規定的所有課程,成績全部合格。
3.頂崗實習考核成績合格。
4.獲得計算機多媒體軟件制作、辦公軟件應用、計算機裝配調試工、計算機操作員等職業資格證書之一。
5.獲得計算機等級證書一級。
十、說明與建議
(一)編制依據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專業教學標準》。
2.《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
3.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
(二)方案執行的基本要求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適用于初中起點中職三年制職業教育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在執行該方案時要制定實施性教學計劃,根據計算機應用行業人才的需求可以適當地調整課程。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順利實施。
(三)編制與執行
本方案在普定縣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建設委員會領導下,由本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開發制訂。
本方案要通過校企合作、共同運行、不斷完善、及時修訂,建議每3年修訂一次。
十一、附錄
計算機應用專業教學進程安排表
附錄1:教學進程安排表
2019秋季學期專業教學計劃安排表 |
____計算機應用(平面設計方向) 專業教學計劃 擬定人: 羅昌龍、陳俊、劉艷、婁塵、張立偲、張娜、梅威、張宇、潘她 |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參考學時 | 第1學期 | 第2學期 | 第3學期 | 第4學期 | 第5學期 | 第6學期 | 任課教師1 | 任課教師2 | 任課教師3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公共基礎課 | 1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36 |
|
| 2 |
|
|
|
|
|
|
| 頂崗實習 |
|
|
|
2 | 職業生涯規劃 | 36 |
|
|
|
|
|
| 2 |
|
|
|
|
|
|
3 | 政治經濟與社會 | 36 |
|
|
|
| 2 |
|
|
|
|
|
|
|
|
4 | 哲學與人生 | 36 |
|
|
|
|
|
| 2 |
|
|
|
|
|
|
5 | 語文 | 18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
6 | 英語 | 18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
7 | 數學 | 18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
8 | 體育與健康 | 90 | 1 |
| 1 |
| 1 |
| 1 |
| 1 |
|
|
|
|
9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108 | 6 |
|
|
|
|
|
|
|
|
|
|
|
|
10 | 音樂 | 18 | 1 |
|
|
|
|
|
|
|
|
|
|
|
|
11 | 美術 | 18 |
|
| 1 |
|
|
|
|
|
|
|
|
|
|
12 | 歷史 | 36 | 1 |
| 1 |
|
|
|
|
|
|
|
|
|
|
13 | 普通話口語與交際 | 72 | 2 |
| 2 |
|
|
|
|
|
|
|
|
|
|
14 | 心理健康 | 36 |
|
|
|
| 2 |
|
|
|
|
|
|
|
|
合計 | 1062 | 17 |
| 13 |
| 11 |
| 11 |
| 7 |
|
|
|
|
專業技能課程 | 1 | 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模塊) | 144 |
|
| 4 |
| 4 |
|
|
|
|
|
|
|
|
2 | 計算機英語 | 72 |
|
| 2 |
| 2 |
|
|
|
|
|
|
|
|
3 | 色彩構成 | 72 |
|
| 4 |
|
|
|
|
|
|
|
|
|
|
4 | 平面構成 | 108 |
|
|
|
| 6 |
|
|
|
|
|
|
|
|
5 | 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 | 216 |
|
| 6 |
| 6 |
|
|
|
|
|
|
|
|
6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102 | 6 |
|
|
|
|
|
|
|
|
|
|
|
|
7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102 | 6 |
|
|
|
|
|
|
|
|
|
|
|
|
8 | Auto CAD技能實訓 | 132 |
|
|
|
|
|
| 4 |
| 6 |
|
|
|
|
9 | 平面設計與制作(CorelDRAW) | 224 |
|
|
|
|
|
| 8 |
| 8 |
|
|
|
|
10 | 平面設計與制作(Illustrator) | 188 |
|
|
|
|
|
| 6 |
| 8 |
|
|
|
|
1 | 觀崗實習 | 30 | 1周 |
|
|
|
|
|
|
| 8周 |
|
|
|
|
|
2 | 跟崗實習 | 240 |
|
|
|
|
|
|
|
|
|
|
|
|
|
|
3 | 頂崗實習 | 540 |
|
|
|
|
|
|
|
|
|
|
|
|
|
|
合計 | 2170 |
|
|
|
|
|
|
|
|
|
|
|
|
|
|
總計 | 3232 | 29 |
| 29 |
| 29 |
| 29 |
| 29 |
|
|
|
|
|
2019秋季學期專業教學計劃安排表 |
____計算機應用(影視制作方向) 專業教學計劃 擬定人: 羅昌龍、陳俊、劉艷、婁塵、張立偲、張娜、梅威、張宇、潘她 |
課程類別 | 序號 | 課程名稱 | 參考學時 | 第1學期 | 第2學期 | 第3學期 | 第4學期 | 第5學期 | 第6學期 | 任課教師1 | 任課教師2 | 任課教師3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數18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考試形式 | 周課時 |
公共基礎課 | 1 | 職業道德與法律 | 36 |
|
| 2 |
|
|
|
|
|
|
| 頂崗實習 |
|
|
|
2 | 職業生涯規劃 | 36 |
|
|
|
|
|
| 2 |
|
|
|
|
|
|
3 | 政治經濟與社會 | 36 |
|
|
|
| 2 |
|
|
|
|
|
|
|
|
4 | 哲學與人生 | 36 |
|
|
|
|
|
| 2 |
|
|
|
|
|
|
5 | 語文 | 18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
6 | 英語 | 18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
7 | 數學 | 180 | 2 |
| 2 |
| 2 |
| 2 |
| 2 |
|
|
|
|
8 | 體育與健康 | 90 | 1 |
| 1 |
| 1 |
| 1 |
| 1 |
|
|
|
|
9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108 | 6 |
|
|
|
|
|
|
|
|
|
|
|
|
10 | 音樂 | 18 | 1 |
|
|
|
|
|
|
|
|
|
|
|
|
11 | 美術 | 18 |
|
| 1 |
|
|
|
|
|
|
|
|
|
|
12 | 歷史 | 36 | 1 |
| 1 |
|
|
|
|
|
|
|
|
|
|
13 | 普通話口語與交際 | 72 | 2 |
| 2 |
|
|
|
|
|
|
|
|
|
|
14 | 心理健康 | 36 |
|
|
|
| 2 |
|
|
|
|
|
|
|
|
合計 | 1062 | 17 |
| 13 |
| 11 |
| 11 |
| 7 |
|
|
|
|
專業技能課程 | 1 | 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模塊) | 144 |
|
| 4 |
| 4 |
|
|
|
|
|
|
|
|
2 | 計算機英語 | 72 |
|
| 2 |
| 2 |
|
|
|
|
|
|
|
|
3 | 色彩構成 | 72 |
|
| 4 |
|
|
|
|
|
|
|
|
|
|
4 | 平面構成 | 108 |
|
|
|
| 6 |
|
|
|
|
|
|
|
|
5 | 圖形圖像處理(Photoshop) | 216 |
|
| 6 |
| 6 |
|
|
|
|
|
|
|
|
6 | 計算機網絡基礎 | 102 | 6 |
|
|
|
|
|
|
|
|
|
|
|
|
7 |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 102 | 6 |
|
|
|
|
|
|
|
|
|
|
|
|
8 | 影視后期制作(After Effect) | 132 |
|
|
|
|
|
| 4 |
| 6 |
|
|
|
|
9 | Premiere | 224 |
|
|
|
|
|
| 8 |
| 8 |
|
|
|
|
10 | 3D MAX | 188 |
|
|
|
|
|
| 6 |
| 8 |
|
|
|
|
1 | 觀崗實習 | 30 | 1周 |
|
|
|
|
|
|
| 8周 |
|
|
|
|
|
2 | 跟崗實習 | 240 |
|
|
|
|
|
|
|
|
|
|
|
|
|
|
3 | 頂崗實習 | 540 |
|
|
|
|
|
|
|
|
|
|
|
|
|
|
合計 | 2170 |
|
|
|
|
|
|
|
|
|
|
|
|
|
|
總計 | 3232 | 29 |
| 29 |
| 29 |
| 29 |
| 29 |
|
|
|
|
|